“铁拳”行动|经营未经检疫肉类、发布虚假广告被处罚 重庆公布首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陈某发布虚假广告案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今年以来,铁拳重庆市场监管系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行动虚假型案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经营检疫社会舆论关注的未经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肉类重拳出击,发布罚重严厉打击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广告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和“山寨”酒水饮料行为,被处布首依法严查劣质钢筋、批行线缆、动典儿童玩具和翻新“黑气瓶”,铁拳大力整治“神医”“神药”等虚假医疗广告和中介机构“乱收费”现象,行动虚假型案查处了一批与群众密切相关、经营检疫性质恶劣的未经违法案件。近日,肉类公布首批6起“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王某经营未经检疫肉类违法行为案。2月26日,大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铁山镇多宝农贸综合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当事人王某销售的猪肉上未见有“动物检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也不能提供销售鲜猪肉所需的“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大足区市场监管局作出没收未经检验检疫的涉案猪肉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陈某发布虚假广告案。2019年12月,陈某为招揽顾客,在广告内容未经广告审查机关审查的情况下,印制名称为“妇科”“秘方康复中心”的广告宣传单及海报,擅自对外宣称其“秘方”可以治疗月子病、妇科炎症、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2020年10月22日,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查获其违反行为,责令其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停止发布虚假广告,消除影响,并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重庆某气体有限公司充装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案。2020年12月9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对重庆某气体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有超过检验周期的氧气空瓶9只,超过检验周期的已完成充装、待销售氩气气瓶14只,超过检验周期的已完成充装、待销售二氧化碳气瓶3只,完成充装作业的各类气瓶均未粘贴警示标签及合格证明。市场监管局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充装行为,并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潼南区某传媒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在广告监测中发现,潼南区某传媒公司在潼南综合频道发布的“古佰天舒筋活络丸”药品广告涉嫌内容虚假、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利用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等内容。经交由潼南区市场监管局核查,发现广告主提供给当事人的“古佰天牌舒筋活络丸”广告视频共有6个,均构成虚假宣传。潼南区市场监管局对其作出了没收广告费用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重庆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山寨”食品案。1月12日,四川唯怡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投诉重庆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的“好朋友”坚果饮品和“益聪元”坚果饮品,其外包装及装潢与投诉人生产的唯怡植物蛋白饮品几乎一模一样,视觉效果极为近似,足以造成误认误购结果,涉嫌不正当竞争。经万州区市场监管局调查,该投诉属实,因此对该公司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产品并罚款的行政处罚。
某司法鉴定所涉嫌自立收费项目或者自定标准收费案。2020年9月23日,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在对某司法鉴定所鉴定收费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司法鉴定所自立“专家咨询费”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经核实,2019年共收取专家咨询费261100元,2020年共收取专家咨询费216700元,其行为构成《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九条第(五)项所列的“自立收费项目”的价格违法行为。渝中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的行政处罚。
责任编辑:50
相关文章
- 人民网北京6月8日电“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彰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今日在第十四届陆家2025-05-10
-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房地产、金融、生活性服务业三大行业将出台营改增一揽子方案。目前方案已经由财政部税政司制定完毕,有望7月向社会公布。有业内人士透露,房地产业、建筑业税率或为11%,金融2025-05-10
- 金融界网站讯 19日两市再现暴跌。沪指低开逾1%失守4700点,随后在券商股等板块的带领下收复该点位,随后震荡下挫,午后跳水失守4600点,尾盘再跳水,一度跌破4500点。深成指今日盘中跌超1000点2025-05-10
- 昨日,银行股集体走高,板块大涨4.15%,其中,交行涨停领涨银行股。有知情人士透露,本月,国务院将出台银行混改、金融混业的方案,混改方案是针对整个银行业的,而交行是混改的试点企业。不过,对于混改方案的2025-05-10
- 埇桥区大店镇大南村党总支委员熊海燕,始终心系群众,牢记使命之责,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揣在心间,努力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作为埇桥区大店镇大南村的基层工作者,熊海燕经常走进群2025-05-10
- 昨日收盘,上证指数大跌321.44点,跌幅6.50%;两市跌停股超500只,可谓“哀鸿遍地”。那么,私募对此又有哪些看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私募大佬。对于暴跌原因,接受采访的几位私募人2025-05-10
最新评论